我市涵养创新生态培塑向“新”力_
滁州网讯(全媒体记者李文刚)科技创新是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。今年以来,市涵塑我市以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旗帜性抓手,养创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,新生为科技成果加速转化落地营造良好的态培“雨林生态”。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,新今年前5个月,市涵塑我市登记科技成果301项,养创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57.22亿元,新生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74.43亿元。态培
科技成果转化是新一项系统性工程。我市从建立企业创新主体梯度培育体系入手,市涵塑针对其不同发展阶段和需求,养创分类施策、新生精准扶持,态培不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。今年以来,精准摸排独角兽(潜在)企业评选对象12家、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对象40家,首批次推荐高新技术企业备案302家。
同时,构建“基金+平台”双轮驱动模式,设立天使投资基金和科技成果转化基金,成功引进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滁州分中心,精准匹配技术供需两端,累计发布产业相关科技成果4000余条,挖掘企业技术需求110余项。截至5月底,全市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达90项,金额达4504万元。
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,其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。然而,在现实场景中,科创企业一般存在轻资产、缺抵质押物、投资风险高等特点,银行机构往往出于风险考虑较为谨慎。此外,科创企业由于缺乏足够的信用记录,银行机构难以准确评估其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,这种信息不对称又进一步增加了融资难度。为推动科技与金融实现有机结合、双向奔赴,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,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,联合多部门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强科创企业“贷投批量联动”工作的通知》,根据扩大科创企业“贷投批量联动”试点工作要求,加快省内试点经验复制推广,定期梳理更新科技型企业及项目情况,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加丰富、多维的数据支撑,帮助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难题。
针对科创企业授信难的痛点,我市发改、税务等六部门依托市“金服平台”创新推出“科技e税贷”经验复制推广活动,联合筛选科技领域2639户优质白名单企业,突破传统“税融通”仅以净入库税款授信的限制,将企业研发加计扣除等减免税额视同“入库税款”,纳入银行授信评估体系,实现“一企一策”精准滴灌。自4月份推行以来,已为全市52家科创企业提供1.36亿元信贷支持。
(责任编辑:知识)
- 9月5日3D玻璃板块涨幅达3%,行业资讯
- 老人走路摔倒了市民民警一起帮 暖心一幕被拍客拍下来
- 只要30分鐘 提早退休人士最常見的理財習慣|天下雜誌
- 中国重汽亲人服务:以全球培训中心为支点,撬动服务升级新格局!
- 燃爆方便面市场!华清火鸡面席卷市场,约您携手赚大钱!
- 泉州首张交通运输罚没电子票据开出
- 微软很自信:Edge比Chrome更强 是时候换浏览器了
- 【直播回顾】疫情对玻璃行业的影响(内含课件),本网动态
- 玻璃茶具更适合泡什么茶 选购玻璃茶具的注重要点,行业资讯
- 2023成都春糖完美收官,葡口明星产品燃爆现场!
- 棉果果QtonBaby夏日童梦 裙摆飞扬
- 潍柴强劲“大心脏”,助建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,能拉“C919”上高速
- 异种器官移植再突破:全球第三例基因编辑猪肾移植人体|周一健
- 可折叠iPhone可能将在不久的将来与大家见面,正在研发中,国际动态